商务联系

近乎(Spacebuilder):SNS 建站软件与极客老马的创业十年

发布时间:2016/4/25 14:30:48阅览数:5985

 

blob.png

              

如果媒体足够提供所有的内容,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社区?


因为普通读者并不需要每天阅读专业的内容,大部分内容对读者来说,可以读就足够了,但是对一些垂直的用户来说,例如高端玩家、专业内容读者、影迷,则需要一些相对封闭的场所谈一些有门槛的东西,而对常规的读者来说,他们不需要参与这些内容的讨论,但当他们需要使用这些内容时,他们会需要能搜索到这些内容。


除此之外,人际关系也许不限于恋爱、朋友、亲子、师生,可能同事和上下属之间也需要各自的特定沟通渠道,具备不同文化属性的社交场合不能互相跨界,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在网络中的也是如此,所以未来互联网行业对 SNS 社交网络的需求一定还会继续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快速、高效地开发 SNS 社交网站就成了很多创业者或者企业不可或缺的需求,不管是为了开发网站聚集用户还是创造一个企业用户使用的平台,SNS 社交网站都服务于友好的讨论氛围,也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大家都去经营 SNS 社区,谁来服务 SNS 社区开发者?

近乎就是服务于这项需求而诞生的 SNS 社区建站软件,英文名 Spacebuilder,顾名思义,意思就是用来制作 SNS 社交空间的软件,利用这款软件,用户可以搭建起消费者社区、教育培训社区、企业内部社区、企业知识管理、垂直社区以及衍生社区,也可以更方便地管理这些社区。

现在,近乎也推出了移动端的 V2.2 版本,iOS 和 Android 平台都已上线。



近乎于 2005 年开始开发,至今已跨越了长达 10 年的探索与实践之路,现在的这款 SNS 社区建站软件,封装了数据访问、缓存、文件存储、自运行任务、图像处理、邮件发送等技术构件,以及动态、通知、私信、积分、邀请朋友、关注用户、标签、分类等业务构件。

这些功能使近乎在 SNS 社区软件的行业脱颖而出,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 SNS 社区软件,除了近乎之外还有四款,相比之下各有优劣:

uchome 具备较完整的 SNS 系统,也有不错的稳定性与扩展性,但是目前已经停止更新维护;

Thinksns 微博功能非常完整,也具备不错的娱乐特性,但可定制性不强;

记事狗有这比较完备的微博系统,但 SNS 功能不够完善;

Dolphin 虽然饱受好评,提供很多模块并且可以个性化定制,但主要用户都在国外。

此外还有一些竞争对手例如 Discuz、Phpwind,但这二者尽管经过了一些变化,但是本质一直是论坛。

近乎(Spacebuilder)诞生于 web2.0 时代,研究并产品化了诸多 web2.0 流行应用,可能不具备太多娱乐的气息,与上述的产品相比,这可能是唯一的短板,但近乎的最大优势在于商业社区服务功能非常完备,应用模块丰富而且有移动端,能很好地实现社交网站与移动端的搭建,近乎团队也为各个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可以使用户的网站更加契合用户的气质。

拓宇 10 年:是什么让一家低调的企业打下江山?

我们现在在网上能体验到的近乎版本已经是 2015 年 8 月的 V4.3 版本,在这个版本的第一个版本,也就是 2013 年 5 月 16 日出炉的 V4.0 版,近乎为用户带来了微博、群组、日志、相册、贴吧、问答、积分商城等全新设计开发应用,帮助用户快速搭建以用户为中心、互动无处不在、易于运营的社会化站点




近乎内部将这个软件的版本称作是 “火凤版”,在拓宇内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V4.0 也象征着拓宇涅槃重生。



上一个版本,V3.2,发布时间是 2011 年 9 月 27 日,也就是 V4.0 版本发布两年之前,那时 V3.2 带来的用户正在迅速攀升,但拓宇 CEO 马志强已经看到了 SNS 社区未来的方向,因此他决定立刻开发 V4.0,这意味着 V3.2 带来的收入不仅无法立刻转化为利润,而且可能会迅速用于研发过程,但老马还是义无返顾地投入了开发,坚持了两年,之后开发出了 V4.0。

2013 年的拓宇员工称 V4.0 是 “涅槃重生”,恐怕语气里出了兴奋和自豪,多少还会带着点心有余悸吧。

但是从拓宇 10 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发生这样的事情却几乎是必然的,老马从创立拓宇的时候就带着点赌性,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疯狂的技术极客,而这两点保证了,他是一个难以满足现状,必须不断前进的人。

2005 年,那时的互联网正是 web2.0 风起云涌之时,籍着 web2.0 思想,整个互联网正在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其中蕴藏着很多的创业机会,比如豆瓣网、人人网、土豆网、去哪儿、58 同城、赶集网等都是那一年成立的。

于是 2005 年底,当年马志强赌了第一次,他从青岛的一家软件公司离职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老马觉得随着网民的快速增加,每个网民也应该在互联网中有一个自己的家,所以网站的名字就叫网络家(webliver.com)。当初公司注册时实际只有老马一个人,却幻想着研发并运营一个大型互联网社区。

老马说这事儿现在想来确实可笑,当初无知者无畏,花了半年时间把网络家开发完并上线,对于如何运营却摸不着头脑,上线几个月只有几千个用户,况且也无明确的盈利模式。其间却接到了一些 SNS 社区软件开发的合作,于是老马开始转换思想与其做自己不擅长的网站运营,还不如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

既然自己没有能力和资源运营好一个网站,那么可以为别人做嫁衣,开发一款新型的社区软件,让客户来运营。于是,2007 年春节时开始筹划把网络家产品化,对外销售 SNS 社区软件。核心产品近乎(Spacebuilder)也就是在这一年出道。

老马在作这个决定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第一有没有市场需求,第二团队有没有能力做。

当时的社区软件主要还是论坛软件一统江湖(例如:discuz、dvbbs、phpwind),但是当时已经出现了很多 web2.0 应用(例如:博客、相册、群组…)有更好的交互、更易促进用户创建内容、更能体现以用户为中心。

老马认定符合 web2.0 思想的新型应用将是以后发展的主流,而且网络社区将无处不在。而且他认为他有能力做好这个软件,只要专注,3 个月不行用 1 年,1 年不行用 3 年,一定可以打磨出一款优秀的 SNS 社区软件。

于是在 10 年之后的今天,近乎的开发用户达到 10W+;定制项目囊括了粉丝社区、教育社区、汽车社区、招聘社区、企业内部社区、企业文化交互平台、商城社区等各种垂直社区,移动端也从微官网到微商城、微社区等;客户涉及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大型国企、上市企业等各行各业。并荣获 “高新技术企业”、“最佳信息化供应商” 等殊荣。



而实际上近乎在这十年中体现的觉悟远不止如此,这也是为什么笔者称老马是一个技术极客。

2013 年,拓宇选择了开源。



开源之后,更多的用户知道了这款开源 SNS 社区软件,拓宇也转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发展路线,用户抱怨产品的英文名 “斯贝斯必有得” 不好读,于是中文名 “近乎” 出世;移动互联网风靡,于是近乎的移动端历经 3 次大的升级,体验越来越完善;很多企业对粉丝社区和企业文化交互平台感兴趣但没有说一个成形的概念,于是拓宇首推 “社会化解决方案”。

2009 年,为加强产品的分层感,也更易于开发, 拓宇团队放弃传统的 APS.NET Webform 而转向 ASP.NET MVC。直到目前 WEB 端第 13 个版本的 V4.3,拓宇团队一直延续着 “敏捷开发” 的一贯风格,快速迭代。随着用户增长,近乎的开发文档、技术支持不断完善,二次开发培训课程也会定期举行,让更多的用户真正学会开发。

说到源码的问题,老马说:

“源码的概念,可大可小,但是我们真的已经不只是在做源码了,更注重给开发者一个交互功能完善、代码质量高、易于二次开发的 SNS 平台;给乐于亲近社会化消费者的企业和创业者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集成你所需要的任何 SNS 属性,解放社交价值。”

极客老马如何看待 SNS 的未来?




“各种 web2.0 网站已经为现阶段的社区功能和使用形态进行了很多实验,有昙花一现的,例如网摘、有历久弥新的,例如论坛、贴吧,沉淀下来了一些较为标准化的产品形态,例如博客、微博、群组,这些功能模块未来还会不断呈现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组织方式,我认为未来 3 年之内在网络社区软件的功能和创新方面不会再有革命性的冲击,接下来对于社区软件厂商和社区运营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用好已经玲琅满目的功能模块。

因此,我认为今后的社区软件厂商重点考虑的是三方面的问题:

1、如何帮助社区引流;

2、如何协助运营者把社区运营好;

3、如何与通用大社区,比如微信、微博、QQ 进行对接。”

在老马的眼里,现在的网络社区已经无处不在,泛泛的无特色的社区已无生存空间,更多的小微企业将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用好通用大社区上(例如:微信、微博、QQ 空间),而与特定行业 / 领域结合的垂直社区、企业内部的员工社区、企业的消费者社区、教育方面的师生社区将是社区软件关注的重点。

关于近乎能否解决这些社区开发者的痛点,老马是非常有信心的。

提到之前创业的经历,极客老马表示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最困难的是资金问题,不过这也是千千万万个创业都会面临的困难,想办法自筹资金、团队艰苦奋斗共面困难,其实算不了什么,不值一提, 从没想过放弃。



分享到: 更多